為什么要做環境監測?
人類的活動影響了自然環境,自然環境最終也反作用于人類。為了追求更健康的生存環境,人類開始從現象著手開展環境監測,通過積累長期的數據達到分析及追溯污染源頭的目的。通過掌握污染的趨勢與變化規律,建立防范模式及預警、預報模式。通過采集的標志性數值來評定環境質量,并提出控制環境污染的相關對策。一邊作為制定國家及地方級環保政策提供標準,另一邊為依法監測及懲治提供依據。
在政策上,對于環境的監測也尤為重視,“十三五”時期,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就取得了歷史性成就。對照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新形勢,尤其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階段、新理念、新格局、新征程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新任務、新要求,生態環境監測面臨的形勢與挑戰發生了歷史性變革。到“十四五”時期,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堅持以監測先行、監測靈敏、監測準確為導向,建設高效感知、深度挖掘的生態環境智慧監測體系,加快實現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,為生態文明及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技術支撐。
環境監測實行的原因意義
1.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,實行環境保護已經迫在眉睫,國家從法律法規方面制定了各種規定,要求企業進行生產環境監測與保護,因此實行生產環境監測是企業的法律責任,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。
2.企業生產環保不達標將會面臨罰款、停工停廠等狀況,同時環境污染會給周圍居民的身體健康帶來威脅,因此保護環境,做好環境監測跟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有著密切的關系。保護環境就是在保護自己。
3.環境治理監測先行,依照政策要求,各個企業針對污染源安裝治理設施,施行污染物治理措施,而環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則需環境監測進行鑒定,并為治理設施和治理措施的研發提供數據支撐。
我們反復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,不僅闡述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,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、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,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,更是為環境監測步伐的前行提供支撐,使青山常在、清水長流、空氣常新,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常態。